在儿童的心灵中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,随着心灵的成长,会逐渐显现出来,就像生殖细胞在发展中遵循某种模式一样,这种深藏的秘密也只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。
——玛利亚·蒙台梭利
在希腊文中,心智活动被称为“爱智”,而学校一词的意思是“闲暇”。在希腊人看来,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,才能自由的发展其心智能力。而我们现在的许多家长和老师,唯恐孩子虚度光阴,一天到晚驱使着他们做无穷无尽的所谓的功课,岂不知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“虚度光阴”,孩子的灵性和自主创造力在题海中被逐渐地淹没,孩子失去了童年。我期待我们的学校也能够像夏山学校一样,让学生自由地学习、成长,没有权威与服从,没有指责与抱怨,没有考试与评比,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自由的呼吸。我们今天仍然要大声疾呼:救救孩子,把孩子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救出来,让他们自由地发展,幸福地生活。老子说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灵。”这里的“一”,就是教育之根本。具体而言,就是提升生命质量,寻求教育之根。这就要让教育回归孩子的心灵,培养孩子的心智品质。甲骨文中的“教”,右边的“文”中有一颗“心”,几经演变,那颗“心”不见了。从本质上讲,教育就是“以心灵感应心灵”的过程,简言之,就是心智活动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中,产生了快乐,创造了悲伤。它决定了我们的存在的品质。正如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,不是由你获得了多少来决定,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。
教育之道,道在心智。毫不客气地说,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,未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,就不能称其为教育。如果孩子的心智没有被老师感应到,一切教育都是没有用的。因此,教育应该回归到孩子的心智这一为智慧而智慧的活动中来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学生托利亚在春天观看铃兰花,白色小花的美丽使托利亚惊叹不已,伸手想去摘花,苏霍姆林斯基问他:“为什么要摘铃兰花呢?”“我非常喜欢它,它很美。”“很好,不过在摘之前,你说说它有多美。”托利亚默默地站着,用心去感应,在被花的美所陶醉的瞬间,语句像音乐一般在心里荡漾。他说:“白色的小花多像雪花,多像白云,多像小白鸽的小翅膀,也像银铃铛……”美丽的比喻令苏霍姆林斯基惊讶,他体察到了用心去感应美对孩子的影响,想到应该为他们打开“美的世界的大门”,并身体力行地按照“美的法则”,塑造青少年的心智。他们在学校内外种植大量植物,建立了“绿色教室”,教学生在树林和草地上学习与活动,从而启迪青少年对大自然、对周围世界之美的感受,并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欲望。对美的感受能在少年心灵中激发出一种极敏捷的力量,使之成为刚毅果敢、宽宏大量、心地善良而又热忱的人。须知,教育就是守护孩子天性的自由,激发孩子天赋的潜能,让孩子去发现自己,让他们成为自己,从而让他们能够有勇气去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生活。
扪心追问,在学校的每一天,老师自己快乐吗?孩子们快乐吗?答案可能是不乐观的。但我也相信,只要我们教师真正用心去满足孩子的心智追求,让每一个孩子感到求知的快乐、思考的快乐、创造的快乐,那么,所有孩子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成功者,快乐的学习者。
想必大家都看过一部非常著名的教育影片——《死亡诗社》:黑夜里穿行于迷雾间那几个向往自由的身影。看不清他们的样子,只是觉得,不经意间,心随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,在那里倾泻所有的愤懑,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。他们在新锐教师基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,高呼“假如我们不能改变世界,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,自由自在地活着。”这些被基丁打开心智之门的孩子们,为了真实的生,清醒的生,有意义的生!有的在月光下走向生命终结——尼尔,有的在基丁被迫离开学校时脚踩课桌无声抗议。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托德,看到满教室的托德们,这是执着于精神世界的延续!整部影片充满诗意与激情,影片中,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天空的镜头,从未见过这么多鸟在一瞬间飞起,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,渴望一次不计后果的飞腾,它们扑哧的声响惊起秋野广袤的宁静,即使是短暂的,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他们的声音——做自己的船长。
我渴望成为像基丁一样的老师,所以,每当我迷茫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,假如我不能改变现状,那我至少应该改变我的心态,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,做自己的船长,做有坚持的教育工作者。